400-829-8885
人的标准化
新闻动态| 浏览量:3265| 2023-11-08 |

将做人的标准打入到员工的头脑中,不断强化,就能得到符合企业标准的人。他做事自然就能按企业的要求去做。这是用对人的标准化替代对事的标准化,达到控制的目的。

讲到这里基本上已经看到黎明的曙光了,什么样的方式呢?拜托式是老板在寻找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人,但他找不到。而我只是和他有一点点区别:我可以去培养、复制这样的人!把自己想要的人培养出来!那么,我们能不能借鉴我们以前的做法,用类似的语言来说明这个问题呢?

我们怎么找一个精确的语言把这个思想表达出来?我们实际上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人的标准化问题!教育和培养就是解决人的标准化问题。我们小时候一直受党的教育,目标是把我们培养成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人的标准化问题,因为把人的事情是定不死的,对事情没办法标准化,我们就设法解决人的标准化问题。

答案出来了:可以通过对人的标准化来实施对决策权和控制权的控制。假如我培养的人跟我一样,那么,这个人做决策时,他就会按我的意思去做。他做控制时,就会按我的要求去做。我们不需要对事情进行规定。

所以,欧博的标准化有两个概念:对事的标准化和对人的标准化。我们以后不仅要懂得对事的标准化,还要更多掌握对人的标准化。就是对决策权和控制权的约束和控制问题。

说到对人的标准化,我们的先辈做的太棒了。我们管理者要将两个人奉为我们的神灵,一个是泰勒,泰勒教我们如何做对事和动作的标准化,这个方面欧博做的很优秀,所以,有人称我们为中国的泰勒。还有一个就是孔子,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对人的标准化,这是当时解决社会、国家管理的唯一出路。当时还有法家的韩非子、管仲,他们实行的是惩治邪恶、奖罚分明的政策,实际上是一种事后控制,这种控制方法并不高明。而孔子的伟大在于他通过对人的教育,解决了人的标准化问题,他做的是事前控制。这就是汉武帝以后历朝历代都把孔子奉为圣人的原因。

各位把《论语》好好看一下,《论语》就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啊!“半部论语定天下”,听过这句话吧。半部论语定天下,为什么?因为《论语》里面孔子在跟他的学生不断的讲如何做人的问题。这其实就是一个将人标准化的系统过程的方案。

孔子教我们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要做一个忠臣,别做奸臣,所以,这么多年,我们敬重岳飞而鄙视秦桧。

要做一个孝子,中国有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孝太重要了。

要做一个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要做一个烈女,女人为什么只强调做一个烈女?因为过去的女人不出来做事,所以不需要做忠臣,女人不可能出来做臣子的。女人也没必要成为君子,因为过去的女人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假如过去的女人也是做事的,也是当官的,孔子定的标准肯定不同,那么这些标准绝对也包括了女人。就是因为过去的女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是这样。所以,孔子给女人只有一个标准:做一个烈女。

忠臣的标准:君为臣纲;孝子的标准:父为子纲;烈女的标准:夫为妻纲。这三纲统治中国二千多年,世界五大文明古国,唯独中国的文化是完整的保存下来了,是因为中国靠的不是单纯的人治,也不是单纯的法治。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他也不能违反这个东西,他也要做孝子,在他母亲面前是相当讲孝道的,从康熙、乾隆都看得出来。

一个国家二千多年能延续下来,肯定有些奥妙在里头,奥妙在哪里?实际上,这两千多年既不是靠完全的人治,也不是完全的法治,别以为仅仅是靠军队维护的。这奥妙就在于孔子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他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一个对人进行标准化这样一个管理思路。然后,通过他的三千弟子,三千第子都不是等闲之辈,到各国传播他的思想,再通过一代代的儒家弟子传播这种思想,通过统治阶层不断去传播这种思想!结果,这个对人的标准化,通过二千多年下来,就已经完成得很好了。

这样一个社会实践,这样一个咱们中国人自己的事实,证明这是最有效的统治之道,换个说法就是最有效的控制之道,这个例子就足够说明问题了吧。

控制人心有很多方式,基督教、佛教等宗教都是在控制人心,但是控制人心和对人的标准化还是不一样。控制人心是控制人的精神,对人的标准化控制是一个具体的做法,而不仅仅是一个思路。孔子的成功就在于,他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种管理之道,然后通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一直延续下来,实践证明这种控制方式真是非常厉害、非常有效的。

忠臣、孝子、君子、烈女,有了这四个做人的标准就够了。因为这四个方面把古代人要处理的人际关系完全都概括了。第一个是上下关系,第二个是父子关系,第三个是朋友关系,第四个是夫妻关系。过去的社会里头就这四大关系。现在看起来好简单啊!孔子多厉害,二千多年以前就告诉我们,要做好管理就要把我们的人按一个理想去培养他、教化他。忠臣、孝子、君子、烈女都是一个理想人格。

我到安徽歙县,发现有十三个牌坊,那都是皇帝给立的,是一大家族的,前后四百年,有忠臣的,有孝子的,有烈女的。古代的皇帝觉得孔子太好了,奉孔子为老师,因为孔子教了这些统治者一个统治之道,就是对人不断地进行标准化的教化!孔子的管理思想归结起来两句话: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我们剖析中国式管理的密码,不是说今天再去提倡什么忠臣、孝子、君子、烈女,不是要把这一套照搬到管理中来。但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个启发:除了人治、法治以外,中国的历史实践早就告诉我们,还有一种古老的管理方式,我们老祖宗早就发明了,我们天天被它管着,但我们不知道,这就是礼治,礼治就是教育式管理。孔子所有的头衔都不如“教育家”这个头衔重要,这充分证明孔子的管理就是教育式管理。

所以,我们内要学孔子,外要学泰勒。内指国内、内心,而对外形动作的控制要学泰勒。这个理论一搞出来,我们很多东西就明白了。西方为什么靠对事的控制就能完成标准化呢?因为西方的宗教一直非常发达,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对神的崇拜,都是有神论。佛教到了今天在中国也不是主流,不像基督教在西方那样发达。自从孔子以后中华民族的主体思想就是无神论,我们崇拜的是祖先,是人不是神,孔子用对人的崇拜替代了对神的崇拜,所以中国人谁都不怕,鬼都不怕。而孔子的时代是有很多神话的,遗憾的是孔子之后,我们失去了对神的敬仰。

为什么是一种遗憾呢?因为只有在神的面前我们才能平等,你再能行你跟神就没法比,神的存在能够让我们人与人之间产生平等。而中国的社会文化里对人的崇拜天生就注定了人与人之间有了等级,人与人之间很难达到平等。

你要明白我们的文化的特征:它没有一个像神一样的东西顶在头上面,它是靠对人的崇拜而产生了一个个阶梯。明白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在这一点上的不同对我们很有意义。它让我们在社会里不要乱来、别上街乱喊口号、别上街发表错误的言论。你把这个道理悟透了,你就知道西方的那些东西在中国行不通。

西方一直信奉的是有神论,以致每个人都有一种敬畏心,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的约束感,都有一个自控力的存在,所以,西方人闹革命也不会把老祖宗的坟给铲了,也不把房子给烧了。而中国人一闹革命就要烧房子,项羽造反把阿房宫给烧了;文化大革命把很多东西都砸了。这都是缺乏敬畏心、缺乏自控的表现。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中国人信奉的是无神论,是对人的崇拜。当这个被崇拜的人不被崇拜的时候,神又不存在,脑袋中又没有神的约束,他只能是无法无天,发作起来跟疯子差不多。

我到欧洲回来最大的感受是:走在罗马街头就像进了建筑博物馆,很多有几百年历史的建筑上都标明着建造的年份。我们的黄鹤楼、滕王阁等都不知道重修了多少次,人家的建筑自从建好了就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有敬畏心啊。我们这个社会不乱还好,一乱就乱的无边,没有一点点敬畏心的。

因为西方人信奉有神论,所以,泰勒的管理才可以只着眼于对事的标准化。而我们必须首先着眼于对人的标准化,其次才谈得上对事的标准化。因为我们缺少敬畏心,缺少对人的约束,人们普遍缺乏信念和信赖。这也是造成我们比西方的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高的根本原因。

自从孔子以后,中国的宗教划上了句号,也翻开了新的一页,这就是礼教。把这个道理理解透了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历史和现代之间的东西都是有联系的,思想上的东西是一脉相承、完全可以融会贯通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种思路:礼治的核心是将做人的标准植入人的大脑,然后达到控制的目的。中国人崇拜张飞的“勇”,关云长的“义”,诸葛亮的“忠”,都是通过把这些标准植入我们脑袋里,然后当成我们崇拜的对象,我们就被控制了。

由此我们可以再把它进一步细分一下,我们不能再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了,讲什么呢?

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工厂中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工厂管理者?你能给出答案吗?我有一个课的内容和这个类似,叫“如何打造工厂型团队”。礼治的核心是做一个什么样人的问题,那么,你就要明白:在中小工厂里你怎么样做才是一个合格的人?什么样的管理者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你有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假如你都不知道,还怎么指导工厂的员工?

孔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提出了一个中国化的理想人格概念,然后他把这个人格概念广泛地传播,加上历代统治阶级的向下灌输,历代所谓的文化人的宣扬,这个理想人格概念已在我们的头脑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们现在是以做事来评价人的,以能力来评价人的,而不是以人格来评价人的。即使我们谈到人格问题,也只是用社会化的标准,泛泛而谈,没有任何企业人的特征,这就缺乏了约束力和引导力。所以,我们要想在企业里面完成这个工厂人的标准化,我们必须要明白这个标准是什么?

工厂人的标准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精细化。

做工厂的人要具备一个精细化的特征,精是精确,细是细节。

我们企业的人非常缺乏精确的习惯。你问他,货什么时候能出,他要么回答“七、八天吧”,要么就说“大概十来天”,或者干脆说“说不准”。物料什么时候能回来呢?采购员也多半回答:大概、可能、争取。即便这样,他的时间单位都是以“天”或“周”为单位。  

所以,我看管理水平的高低,不看你有多少文件,不看你工厂的人是否都穿同样的服装,不看你工厂草坪割的是否干静,看什么呢?第一,看你仓库堆了多少东西,乱不乱,然后看时间单位。看我们工厂里的人做一件事的时候,时间单位有多大。

如果我们的时间是以“月”为单位,动不动就说下个月可以出货,或10月下旬可以出货的话,那就糟了.如果是以“周”为单位,你的工厂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是以“日”为单位,假如真的能做到,那也是可以了;如果你能精确到小时,你的管理水平就很高了。

管理水平可以从我们平时说话、做事的时间单位的精确度来衡量,越模糊管理水平越低,越精确管理水平越高。所以,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用我们描述一件事情的精确度和是否喜欢用数据说话来衡量。

为什么我们的人不喜欢用精确的数据说话呢?除了做不到那么准确以外,关键是我们的人不喜欢把一件事说得那么死,因为太死板会让我们没有余地、没有退路。机械和死板不符合我们的个性,这会让我们很难受。

堪称制造业楷模的德国和日本的企业,恰恰就懂得死板和机械的好处。德国人很死板的,很机械的,机械和死板造就了严谨和精确。

战争时期有两支军队在打仗,当这两支军队在拼刺刀的时候, 一支军队拼刺刀是下了子弹的,另一支军队拼刺刀枪里是有子弹的,拼刺刀冲上去不行的时候就开一枪。

这两种拼刺刀的方式谁更聪明?子弹上膛好还是不上膛好?

似乎是枪里有子弹的人聪明,因为,枪里面子弹上了膛,在拼刺刀的时候,他会有一个保护,有一个退路。但正是因为有了保护,有了退路,那么当他拼刺刀和平时训练的时候觉得拼不了还有子弹,还有一手,就会心存侥幸,就不会玩了命的去练和拼。而枪里没有子弹的人知道自己刺刀不能拼赢,性命就得完蛋,他在练和拼的时候,都会玩命得多,他明白要是练不好,真正拼的时候就会没命的。可见,有这种心理,他拼刺刀的技术会大大长进,这才是最好的自我保护。因为拼刺刀时要把握开枪的时机并不容易。枪里有子弹的人看起来做了聪明的事,实际上不聪明。

我们在管理上难道不在犯这样的错误吗?凡事留退路、钻空子,你的管理能力、管理水平永远提高不了。你到一个企业侥幸生存下来了,但这个企业没有发展你总有一天不得不离开,你离开之后到另一家企业,你还是这个水平,结果这个企业又搞不下去,你又不得不离开,当你一生转来转去转了几十家企业的时候,你的管理能力、管理水平、管理素质还在原地踏步,为什么?你一次一次的原谅自己,你没有把自己逼到绝路上,你没有承担责任。拼刺刀是什么滋味?拼刺刀的责任就是被别人捅死的责任,那是拿命来赌的啦,所以你们认为现在没有严格要求自己,不以更高的要求对待自己,把一切问题都搪塞过去,把一切责任都推卸掉好吗?短期好,长期害死人!

第二,职业化。

职业化归结一句话就是按规定去做。职业化的特点不是你知不知道,而是你去不去做。很多人是专业人士,他啥都知道,他说起专业的东西头头是道,但是,他不能完全按规矩去做,他不是在做的方面厉害,而是在知的方面厉害,那只能叫专业化,不能叫职业化。

职业化的人不但知道,而且按要求做。我们很多人喜欢给人感觉:这件事情我只是不想做,我要做肯定能做好,这就是没有职业精神。按规定去做,就是把工作的需要比自己的需要看得重,这就是衡量职业化的标准,这就叫敬业。

有职业精神的人会把自己的工作当作爱好,并且富有研究精神,而不仅仅是把工作当饭碗。其实,企业的很多问题都不是难度很大的问题,而是我们的人没有多少兴趣去钻研,去研究它的解决方案,有时候你只要一用心、一观察、一琢磨就解决了。这样的现象在我们为企业的服务过程中,比比皆是。

我们在奥特龙项目上出现过这样一个例子,这个企业是做烟机的,烟机上有一个灯,就是这个灯不亮的问题导致返工率为29%,做100件有29件灯不亮,要返工,返工意味着我们的工时大量的浪费。但后来我们很简单地就解决了,我们把它降到了5%,一下子提高了24%的产能,这意味着我们什么都没做、什么力气都没花,就让它的产量提升了24%。什么原因呢?很简单,我们派了一个老师,在装配线上守了一个星期,看灯不亮到底什么原因,找到原因,问题就好解决了。

我当时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管理人员对我说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们三年都没有解决,你们怎么可能短期解决它呢?很多工厂的问题都变成了这样的怪事:一件事情解决不了,一定是很难,因为难,所以解决不了,最后谁都不去解决了。事情真有这么难吗?其实不然,我们的老师一个星期下来,找到了原因,只用了三秒钟就解决了问题,这就是琢磨带来的效果。

我们的老师虽然从来没有做过抽油烟机,但经过观察发现了灯不亮的原因:上灯泡的时候是在前面的工序,上完了就跟着流水线往下走,流水线有很多工序,最后一个工序是上网罩,灯在前工序装上后测试是亮的,经过流水线的很多后工序的过程中,一路的震动,灯就松了,到最后工序工人上完网罩就出货了,货到了客户那里,客户投诉、退货,造成返工。

找到了原因以后怎么办?就是最后在装网罩之前工人把灯再拧紧一下,灯就能亮了。就这一个动作,竟然提高了24%的产量。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工厂中这一类的问题真的很多:技术人员研究不出来,因为他不注意,压根就没想着怎样解决。其他人进来的时候,又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于是都认为这个问题很难,没办法解决,真相是大家的懒惰才是造成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

工厂人的第三个特征是市场化。

工厂生产的目的是什么?是出货,货出给谁?货是出给客户的,然后客户又给我们钱。所以,我们是拿货跟客户换钱的,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是给别人用的,现代工厂的本质是为别人生产,这就推论出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生存法则:是你自己说了算,还是别人说了算?答案:肯定是别人说了算。现在社会生存的法则是别人说了算,但是我们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老是认为自己了不起。其实你违反规律了,你的钱是从别人手里拿的,你工作的成绩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因为我们现在的生产方式不是自给自足。什么是自给自足?就是自己做出来自己使用,好坏自己说了算。

好多人这个性格很严重,老子天下第一,老子从不求人,这个样子害死人。这个样子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国几千年的生产方式是什么?是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就是自给自足,这就养成了自己满足自己的习惯。而工业不同,是为满足别人生产,是别人说了算,我们头脑中要时刻绷紧一根弦:别人怎么看我们?对一个企业来讲,就是客户怎么看我们;对一个团队,就是他人怎么看我们。把评价工作的标准交给别人,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

比如说我们的采购人员,你的工作好坏交给车间来评价,看车间是不是经常欠料,车间欠料说明很多物料没有回来,你可以说供应商不供货,是有这个成份,但也不能百分之百归结为供应商。仓管员的工作评价交给谁呢?交给车间,交给财务。为什么?因为仓库管理不好的话,成本上升,有财务可以给你评价。还应该交给计划物控员,因为你要把信息给错的话,物控员作计划的时候就要多买物料,重复购买。车间的工作评价交给谁呢?交给品管,你做的好不好由品管来评价。品管的工作评价交给谁呢?交给客户,这是一个链条。

海尔搞了一个市场化的机制,每一个人环环相扣,每一个人的工作都交给下工序去评价,形成一个链条,叫做市场链,它的企业就能做的很好。我们有没有这个习惯呢?没有!我们的工作都是由自己来评价,这是我们一定要改进的地方。

所以,工厂人的标准是精细化、职业化、市场化。

我们要学孔子的一点,把人的标准打入到人的脑袋中去,把人进行标准化了,人做的事肯定标准化了,这是管理的最有效途径。

我们现在就应该这样做,问题是我们现在的企业把事的标准化都没有做好,更何况人的标准化呢?我们要学会怎么样把一个标准规则输到脑袋里去,然后标准化地生产出一批人来,然后企业就做大了,这是我们的思路。

怎么做呢?首先看这个人心控制网络图。你把它搞懂了,你在企业里建起来了,你就是一个心灵控制大师。你到跨国公司就会发现,它都有这套体系在运作,很多跨国公司实际上实行的是宗教化管理,日本和美国最明显,它的管理理念和形式里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由宗教的方式控制人的心智。

东莞的一个老板对我说:我的员工的工资一点都不比跨国公司的低,我的员工的生活环境比它的还好,为什么同样的人在它那里就服管,在我这里就不服管呢?实际上人进了跨国公司就像进了一个染缸,时间长了你就要染成那个样子,你在外资企业干过的就有那样的感受,再到民营企业就很不习惯。这说明,跨国公司有一种东西我们没有,不是设备、厂房、老板的问题,是没有控制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