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29-8885
管理源于认同,认同源于帮助与理解
新闻动态| 浏览量:2357| 2023-09-05 |

认同

企业的生产管理中,有一个产前准备的环节,即在正式生产之前,要先做好物料、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准备工作,检查这些要素的到位情况。

如果这些要素不能及时到位,生产活动是没有办法正常进行的,即便勉强开工,也会异常状况不断。

管理活动有一个类似的阶段,我把它叫“管前准备”。即领导者在管人之前有一件事情是必须做的。什么事情呢?就是让被管的人对你有起码的认同度。

一、先认后管——管理源于认同

管理者一定要知道,管人之前有一个前置动作:培养下属对自己的认同度,让他认你这个人。

这个动作不可能在管理过程中达成,因为管理过程中更多的是产生对立:你管他,他肯定不乐意接受,产生抵触乃人之常情。

新的管理者进入一家企业,刚开始一般都很难有所作为,就是因为缺乏下属的认同;企业从老员工中提拔领导,也都比较注重大家对这个人的评价。

这都说明,认同是管理的前提。

中国人特别认人,西方人更多认规则。

西方人认规则有时候都到了死板的地步。

我有一个在德资企业做技术总监的朋友说:德国企业的技术部门,规矩定得很死,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任何一点技术上的改动,都必须汇报到德国总部,然后通过复杂的程序转回来才能实施,非常死板。

但是,德国人的死板造就了精确。死板就是“机械”,“机械”就是精确,精确就是质量。

死板、机械、精确、质量,正是这样一个没有人情味的链条,造就了一批世界级的优秀企业。

而咱们中国人特能变通。中国人常说一句话:好说,咱们之间好说。

意思是:什么规矩都不会跟咱们“自己人”过不去;在自己人面前,规矩算个啥?所以,相对而言,中国人认的是人,西方人认的是规则。

中国人认人是因为不信神,中国文化是无神论。一个不信神的民族当然得“信人”,靠对人的认同度维持了。

一个如此庞大的不信神的社会群体,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从天主教、基督教到伊斯兰教,我们都看得出,一个庞大的群体是需要神的。

他们要用神来培养人的敬畏心。因为人总得怕点什么,一个人谁都不怕,谁管得了呢?他又服谁的管呢?

所以,神的存在实际上是让人形成约束自己的习惯。

没有了神,人就没有了对神的畏惧,社会的协调运转自然要靠人对人的畏惧。

所以,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他没有说君子要畏神灵。

中国文化不信神,它强调对人的皈依,强调对人的归顺。

《水浒传》中,宋江带了107条好汉聚义梁山,闹了十几年还是想朝廷招安,准确地讲,他是谋求心灵的招安。

宋江在梁山时,一天到晚忐忑不安,他不是怕别人攻打他,而是觉得自己最后以落草为寇收场,这一辈子没有办法跟列祖列宗交代,他的心灵需要一个归宿。

所以,他人对自己的认同在中国的文化和管理中,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课题。

在中国的企业作管理,不要把管理制度看得那么有用,首先要看人与人的关系。你要管好他,先要让他认同你。

也就是说,在你的管理的动作还没有实施之前,就要改善你和下属的关系,提高他对你的认同度。

我们在企业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你是谁呀?”“你算老几呀?”

意思是:说话者的身份比说话的内容要重要得多,管理者的身份比管理的方式重要得多。这个身份当然是指被管理者认同的身份。

所以,没有认同,人与人的管理就无从谈起。

二、先帮后管——认同源于帮助

怎样才能让下属认同你?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让下属佩服你。中国的管理者要想管好人,就得好好做人,如果做人不行,一切免谈。

克林顿闹了荒唐的事还能做总统,但在咱们中国不行,中国人不佩服这样的人。

第二个方法:给对方好处,而且是先给好处,才能管好他。有的企业老板经常说:员工只要帮我做出业绩,我绝对不会亏待他的。

错了!做老板的就得先付出,先帮才能后管。

先帮后管这句话不仅是对老板而言,各层级的管理者对下属也都只能这样。

先帮后管就意味着可能会白帮了。你帮了下属,他可能什么也不报答你,不仅不报答,反而会说:“你给的那点好处算什么?我在别的企业会挣得更多。”

也许刚到你这个企业时他一个月拿3000元,两年后你给他加到8000了,你以为他会对你感恩戴德吗?说不定哪天他会跟你说:“刘总啊,你不知道,隔壁的马总找我好几次了,月薪1万让我去,我没去,因为你是个好人。”

这是表扬吗?不,是给压力。意思是你这个老板要识抬举,你是给了我月薪8000,可我给你多大的面子呀!别人给月薪1万我都不要,就要你这8000,你还不知足吗?

到头来,你还要感谢他。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给了也白给。

既然给了可能白给,那我们能不能不给?或者等得到了再给呢?不行!

作为管人者,你就得准备先付出,哪怕没有回报也必须如此,这就是管人者的“命”。谁叫你带兵呢?你当老大就得准备牺牲。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做了上司、做了领导、做了老板就可以痛快了。就管人而言,反而会更不痛快。

做领导的就要有付出的心态,要能接受别人的恩将仇报,而不是动不动就想以怨报怨。当然,更要学会“恩而不妄施”。

我经常遇到有些老板诉苦:又被一个下属坑了一把,这个人不仅自己走了,还带走了七八个员工。

明白了上述道理之后,我们就没有必要困在这种烦恼中不能自拔了。

因为在管人的问题上是没有办法双方算清账,然后等价交换的。我们的祖先没有为我们设计这种管理模式,到了今天就只能认命。

而且作为老板,遭遇这样的事情,你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太多的企业发生这种事了,这是中国式管理必须付出的代价,换来的是管理者梦寐以求的员工的忠诚和盲从。这是一个既有利又有弊的模式。

这种模式准确的定义叫人情管理。在人心的管控上,人情管理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已经被很多老板用于员工人心的管控上,效果明显。

但遗憾的是很多企业老板把它用过了头,用在事情的管控上,结果,事与愿违。所以,要注意这种模式的适用范围。

三、赢利模式——认同源于理解

为什么给了白给,帮了白帮,老板也必须给、必须帮呢?为什么说这是当老大的“命”呢?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从老板与打工者的赢利模式的区别谈起。很多有能力的打工者都想不通,为什么很多老板的学识、能力都在自己之下,但拥有的财富却比自己多得多。

他们总是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没有机遇,不敢冒险。在他们眼中,那些拥有大量财富的老板,就像天天中彩的赌徒一样,是些“运气超级好,其他不怎么样”的人。

抱着这样的眼光看老板,你对老板的认同度从哪里来呢?企业的人又怎么服老板的管呢?管人的工作自然很难做了。

其实,老板或者说投资人与打工者的区别绝对不仅仅是运气的区别。我就遇到过一位替老板打工总能赚大钱的朋友,因为他能力超群,打工的时候总是在知名企业里面做职业经理人,年收入很高。

但他又总是不甘于替人打工,总想自己做老板。在我的记忆中,他做过三次老板:一次损失80多万,一次损失100多万,一次损失200多万。现在他踏踏实实地在一家知名企业打着工。

他为什么总是打工赚了钱,就会做老板,做老板赔了钱,又再次去打工呢?因为他一直就搞不明白,自己的运气为什么总这么差?自己为什么就不是当老板的料?

直到我帮他分析了老板为什么会赚钱,投资人与打工者之间赢利模式的不同之后,他才算真正明白了。在仔细权衡了自己的特点之后,他决定就以职业经理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了。

投资人与打工者的赢利模式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投资者的赢利逻辑和打工者的赢利逻辑是截然不同的。打工者的赢利逻辑是根据可能得到的回报来确定在企业的实际投入,或者根据可能在企业的投入和成绩来要求该得到的回报。

总之是在回报和投入之间谋求一个等式,或者以较小的投入得到一个较大的回报。

这种思维方式的最大特点是不论投入还是回报都是可准确预见的。也就是说,打工者很少去找一份不知能拿到多少工资的工作。

可预见、可掌控是打工者行为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与人无关,只与身份有关,也许这个人明天去做老板就可能改变这种思维方式,但只要他在打工,他就基本上会按这样的逻辑去想和做。

投资者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往往在他没有办法准确地预知未来的结果,而只隐约地感觉到机会存在的时候,他就要立刻投入进去,否则机会就会属于别人。

这种对未来无法准确把控和预测的性质,决定了投资人本质上都属于冒险家,并且职业经历会造就他们寻求刺激和寻找风险的爱好。

正如一个战场上的老兵从起初害怕死亡,到必须面对死亡,再到习惯面对死亡,最终会演变成乐意面对死亡以及潜意识地喜欢战争、寻求战争一样。

老板作为职业投资者,会养成寻求风险的嗜好,这与打工者处处规避风险是截然相反的,这也是这两种身份的最本质区别。

老板是不可能看到结果或推算出结果以后才去做的,因为谁也无法从10万元或30万元推算出1个亿或10个亿,但就有不少的老板几万、几十万元起家,几年间做到了几个亿。

这中间的过程,肯定不是任何一种逻辑能联结起来的,只能归结为老板不是根据逻辑来投资,不是根据对未来的预测来行事的风格和行为习惯。

从感觉出发,然后去搏,这是许多老板成功的模式。所以,在老板的行为模式中,不是根据可能得到的回报来决定付出和投入,而是凭感觉作出决定,进行投入以后,就奋力去搏,能搏多大是多大。

搏与得之间是没有等式的,也是没有逻辑的,甚至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根据对10个亿或几个亿的回报进行预测,然后决定投入10万元或30万元,相信这不是任何一个拥有了几个亿的老板的投资赢利模式。

对于他们而言,之所以有今天,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如此的预测能力,而是因为他们全身心地去投入了每一次的搏击,以及大多数时间他们都非常幸运地取得了胜利。

如果将打工者的赢利逻辑描述成“定回报,再投入”这么一种思维方式的话,投资者的赢利逻辑可以描述成“先投入,求回报”这样一种相反的思维。

“定回报,再投入”这种思维方式是收敛的、保守的,而“先投入,求回报”这种思维方式是发散的、开放的,是没有局限的,所以,拥有这种思维特性的人才可能有无限发展的空间,才有商业奇迹的出现。

打工者和老板的赢利逻辑和思维模式,一个是收敛的,而一个是发散的。有些打工者替别人操盘时,往往业绩不错,而自己创业时经常亏得一塌糊涂,其原因也在于思维方式上,在于这个打工者创业做老板了,还抱着自己打工时的思维模式不变,凡事工于算计,从不打无把握之仗,先定回报,再行投入,自然难以做大,时间一久,要么固定成本过高,拖垮企业,要么自己身心疲惫,放弃创业。

谈论投资者和打工者的思维方式的区别,是想说明投资者和打工者是有着不同思维的两种人。

这两种人的形成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这两种生存方式,让他们逐渐具有两类不同的能力。

打工者更多地具备了专业的做事的能力,比如说管理能力、开发能力、营销能力。而投资者则更多地具备了经营能力、整合能力、寻找商机以及捕捉商机的能力,当然,这一切的背后是承担风险和接受风险的能力。归根结底是让“钱”生“钱”的能力。

政治经济学中把“资本”称为“可以增值的财富”。那么,拥有“资本”的人当然就拥有“使财富增值的能力”了。

其实,在“钱”这个问题上,很多专业人才是犯了一个简单的经济学错误的。因为“钱”与“钱”不同,此“钱”不同于彼“钱”。老板在工厂上的“钱”以及从工厂收回的“钱”,与我们平时所用的“钱”可不是一个性质。

的确那都是货币,都能购物、消费,但我们平时所说的“钱”只能代表财富,而老板投在工厂的“钱”以及工厂的赢利,那叫“资本”。资本不等于财富,“资本”是可以增值的财富。

如果认为老板手中的“钱”就是普通的钱,那么,这老板除了“钱”当然无甚稀奇,但如果认为老板手中的“钱”是“资本”,那么,这位老板除了拥有财富以外,更重要的是拥有一种使财富增值的能力。

让财富增值可不是一般的能力,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高端、最核心的能力。其他一切专业能力,包括管理能力、营销能力、开发能力等,都只是为这个能力服务的,并只有靠这个能力所整合才有价值。

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中让财富增值的是一种驾驭一切能力的能力,那拥有这种能力的人,难道不值得仍然在市场经济中打拼的人佩服吗?

笔者曾经与一些专业人才开玩笑地说道:“如果给你们每人1000万元你们要不要?”

大家笑答:“哪有这样的好事?”

笔者再问:“如果给你们每人1000万元,但有一个条件,一年后必须还回1200万元,你们还要不要?”

许多人不再言语,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目前想不出把这1000万元变成1200万元的方式来,所以只能沉默。

然后笔者讲:“也许很多老板就敢接这1000万元,因为他脑中有很多把这1000万元变成1200万元的思路和做法。”

这就是老板的核心能力。他哪怕在专业方面再逊色于我们专业人员,但在让钱生钱这点上,却是有办法的,否则,他一个学历不高的人凭什么有今天呢?

让钱生钱也就是让财富增值,这是市场经济中最核心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需要他们整合很多人才、关系、资源。

“这种整合其实也就是老板的基本功,而我们很多专业人员替人打工能把事做好,自己一做老板就失败,关键在于没有整合各方面的人才、关系、资源的能力。没有整合能力就只有靠自己,举步维艰,就算搞点钱也是小钱而已,而大多数时间会赔,这就是专业人才应该向老板学习的最核心之处。他们能整合各种要素,这其实是需要一个人的智慧、阅历、修养等做支撑的,否则谁愿意被他整合呢?”

那些专业人才听完之后,开始明白了一点什么,看老板的眼光以及待在企业的感觉也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至少可以学习老板,这就让很多专业人才与老板之间找到了一种很好的默契点。双方有了认同,管理才能正常展开。

正因为老板是注定跟风险打交道的,在用人问题上也应该如此,即便可能帮了白帮、给了白给,也必须这样去做。这是老板的思维逻辑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