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29-8885
怎样将制度化到人的内心去?
新闻动态| 浏览量:2448| 2023-02-01 |

第一,我们一定要在频繁二字上狠下功夫。因为频繁出现的事,就是经常出现的事;经常出现的事,就是正常的事;正常的事就是本来的事,就是本该如此的事;本该如此的事就是我们认同的事,自然成了我们心中的标准。

这一段看似很逻辑,其实毫无逻辑的话就是真正的逻辑。

人们只相信经常出现的东西。只要一件事经常出现,谁是因,谁是果,人们无兴趣追究。只要一件事经常出现,人们可以既不要因也不要果,就直接认可这件事。这是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悟透了的东西,后人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要注重潜移默化的渗透,而不是狂风暴雨的推动。

可以说,渗透二字非常微妙。就如泡茶。一杯不值钱的白开水和一包茶叶放在一起,最后的结果是:茶叶不值钱,水值钱了。

水其实是也没做啥,它只是利用自己的深度,很平静的包围着茶叶,让茶叶慢慢的舒展开,然后舒舒服服的享受着被泡的过程。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提升了自己的价值。

其实,这里面发生着可怕的渗透。高温下的水分子团充满了能量,它们进入舒展开的茶叶,渗透进茶叶中,让茶叶的矿物质溶解在水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占有,浑然一体,这就是渗透的奥秘。

中国茶道和文化真是一脉相承。

所以,我们再将制度化到人心里去的时候,必须提升自己的高度,你的高度就是水的温度。同时要增大与员工接触的面和频率,水只有把茶叶完全包围起来,才能很好的完成泡的工作。

最重要的是,要相信时间的力量,茶是泡出来的,泡需要时间和耐心。“泡”就是潜移默化的渗透。

记住,自身的高度、全方位、高频率的持续接触,最终就能将外在的制度渗透到人们的内心中去,成为他内在的标准,只有这时,制度才是可执行的。

第三,要注重榜样的力量,而不是文字的力量。

西方制度的载体主要是文字,所以,他们的法律是以条文的形式出现。管理的制度也是如此,ISO就是大量的流程文件构成。

中国制度的载体是人,是做为榜样的人。我们的制度条文往往只是一个形式,法律条文也未必就是真正的法律,条文的内容和涵义在于人的解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解释就有不同的意义。

我们很多企业的ISO就只是形式上的东西。这不是执行力的问题,这是文化的特征。

在中国,真正成为制度的,对人有约束力的,往往是大家已经成为行为习惯的东西。这种行为习惯很多并不是从明确的文字规定开始的,而是从某些大家公认为有影响力的人,带头示范开始的。

这些有影响力的人就是中国人常说的榜样和典型,这些人的带头示范作用,是制度形成的关键。他们的行为,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周围人的心中,被大家所接受,所认同,成为每个人心中的行为准则。这就是制度,中国式的制度。

很多乡村的习俗就是这样形成的,这些习俗对人有很强的约束力,尽管有时这种习俗连明确的文字都没有。

就像忠、孝、礼、义等字眼,真正用文字去定义是很困难的。但我们知道岳飞的精忠报国,就知道什么是忠;知道二十四孝的故事,就知道什么叫孝;知道关云长,就知道什么叫义。所以,中国人的标准往往都是由活生生的人和故事来注释的。

我们既没有将标准放在外面,也没有着文字相。而是以人为载体,以榜样的行为故事为载体。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管理制度也不要太着文字相,更多的要靠有这种行为的人,去传递这种行为。让人去感染人,去传递给人,这是中国式制度管理的必经之路。

所以,中国式的制度必须要有典型做模板,而不能靠文件、文字做模板。同时,我们要注重对榜样的树立和宣导,并将人们的行为经常性的与榜样的行为做比较,这种比较就是标准的宣导过程,也是标准在每个人心中植入的过程。

天天要将符合标准的人和事拿来进行表扬,树为榜样。要将不符合标准的人和事,对着榜样来找差距,这就是中国式的制度化过程,这样形成的集体行为,就叫制度。它可以有文字,也可以不用文字,只要人们经常这样做,这个企业的制度就是成型的、有效的。

——选自曾伟教授《管理是项“笨”功夫》